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科技成就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785906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表为1840年以前中外科技成就所占比例表


年代科技数量中国科技数量及比重西方及其他地区数量及比重
1至400年452862%1738%
401至1000年453271%1329%
1001-1500年673857%2943%
1501-1840年472194%45396%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净增长曲线(以50年为单位)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指导语①表层信息:图表显示科技的高峰出现在两汉、两宋和明清,下滑和曲折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等阶段。②论题拟定:从高峰出现或下滑曲折时期的特征进行提炼。③论述阐释:选取正面论据或反面论据合理论述。
2019-12-13更新 | 15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对许多外来文化又有着很强的吸纳和融会贯通性。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7-12更新 | 43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传统工艺是历史上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手工艺。传承与研究传统工艺,对承续国家文化命脉、保持民族精神特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所有肇自人工的传世、出土的文物,以及古建筑、古代工程,都是传统工艺的产物。这些传统工艺和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环境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但从先秦到清末,3000年间比较系统地记述工艺的只有春秋后期《考工记》和明朝末期的《天工开物》这两部书,其余则散见于正史、裨史、笔记、小说,且多半很简略,有的只是片言只语。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视手工艺为“末技”,有些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工艺,如铸铁柔化术却从未见有著录。

2004年中国政府签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后,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达1350余项,占非遗总量的1/4,且因其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分外受到重视。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作重心也由保护向振兴转变。2016年被认为是《考工记》《天工开物》在当代的补编、续编之尝试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历时二十载、成集出版,《全集》涵盖传统工艺的全部14大类,记述了近600种工艺,是300多位专家、学者、匠人在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上,对传统工艺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经科学分析检测和鉴别论证,精心编撰而成的。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对工艺制品将有更多、更高的需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将越来越被重视和善待。

——摘编自《与手艺同行:华觉明论传统工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2-29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