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2016-12-12更新 | 2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明代徐一燮在《始丰稿·织工对》中记载,钱塘织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此记载实际上反映了明代:
A.钱塘地区织工极端贫困B.钱塘地区丝织业发达
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织工是个低贱的职业
2013-11-01更新 | 9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家庭手工业迅速发展
2018-05-08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