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6 题号:79184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舜是我国历史上由传说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重要人物。其形象在早期文献中有一个演变过程。《孟子·膝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对舜的行孝事迹作了很多发挥,如舜受父母弟弟迫害后仍然以孝事父母等等。《墨子·尚贤》记载:“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韩非子》中也多次论及舜,将舜帝作为治国方略的正面形象。《竹书纪年》中则有“舜因尧,复偃塞丹朱,使不得父子相见也”,以及“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的记载。《史记》中舜的贤德帝王形象很鲜明,因受《史记》的巨大影响,舜帝道德圣王形象此后逐渐定型。

——摘编自《论<史记>中的舜帝形象》

材料二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后世关于舜帝的系列传说故事,例如“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对南方氏族部落“以德化之”,使南方疆域直到五岭以南等等叙述逐渐生出帝舜文化,构成了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其影响甚为深远。

——摘编自《先秦秦汉舜帝形象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舜帝形象从多元化到后期逐渐定型统一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舜帝形象体现的中国人文精神内涵?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中夏(1894年—1933年),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很快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年,发起成立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组织工人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1922-1923年,先后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省港大罢工等工人运动。邓中夏在《解惑》《我们的力量》等文章中指出:“中国现在尚是半殖民地,只有解除内外压迫,实现一个自由独立的民主国家,才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出路”“中国欲图革命之成功,在目前固应联合各阶级一致起来做国民革命”,但是“只有无产阶级有伟大集中的群众,有革命到底的精神,只有它配做国民革命的领袖”。邓中夏还较早注意到中国的农民问题,并把它称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1933年,邓中夏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写道:“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19339月,邓中夏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从容就义。2009年,邓中夏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摘编自《邓中夏:从富家子弟到人民的公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中夏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邓中夏被评为“英雄模范人物”的理由。
2021-05-12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迅猛发展,而农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用品供应紧张,陈云提出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强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主张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改造成为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陈云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要从有利于人民这一根本点出发,重视人民的消费要求,让人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三年困难时期,陈云又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列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计划中,明确提出解决民生问题应当成为我国重要的国策,建议专门成立“穿衣问题小组”,以研究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摘编自《陈云的担当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同志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的努力。
(2)简述陈云同志体现的共产党员精神。
2022-02-26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雍正帝即位伊始便发布全面清查钱粮亏空的上谕:“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不久在中央设立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由其亲信主管,并告诫“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躬”。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同时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从耗羡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各级官员的养廉费用,其数目与他们的俸银相比,高出十几倍、几十倍到上百倍。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收到良好效果的原因及启示。
2021-08-25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