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801745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时期,中国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逐渐成为“四大国”之一。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美开始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上升。1942年元旦,26个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国”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扮演大国角色。1943年12月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表示团结一致,决心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并规定战后把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会议是战时中国外交的最高峰,标志着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达到顶峰。

——摘编自向冬梅《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

(1)根据材料,概述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是针对什么事件的议论?据材料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感到幸灾乐祸”、正需要那样的灾难?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不担忧最后的结局”?用什么史实可以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
2016-12-12更新 | 7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6月24日,新上任不久的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在柏林主持召开有关“U一工程”进展的会议时,抱怨德国政府没有全力支持核研究,"U一工程”也缺乏研究经费和材料。他还指出,由于科学研究辅助人员被抽调到三军中.科研力量得不到集中使用。而几年前德国在这方面还占有优势……就在德国“U一工程”计划遭挫而停滞不前时,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却进展顺利。1944年12月30日,“曼哈顿”计划决定首批原子弹将在1945年8月1日前制成,并可供实战使用。这标志着

英美在与德国的原子武器研制的竞赛中取得了胜利,因为当时英美已探悉到德国人在这一次战争中不可能有原子弹了。

                                   ——摘编自叶江《试论二次大战中原子武器研制的竞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最终在原子弹研制竞赛中战胜德国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竞赛留给我们的启示。
2018-03-01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13日,苏联外交官发表声明,表示关于反法西斯力量中哪一国应该把最大的精力集中于哪一战区的问题,已经取得了或即将取得基本的共识,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盟国将为共同事业的利益而努力。


请你推测当时关心抗战时局的延安军民获知上述声明后的可能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022-12-01更新 | 7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