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805903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丁宝桢(1820—1886年)面对社会矛盾日益激烈的现实,开始思索如何谋求社会变迁,力主采西方之长以补自己之短,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洋务思想。

丁宝桢认为,“中国旧式战舰,诚远逊轮船之捷利”,自然处于劣势。须学习西方近代军事技术,制造洋枪洋船,“庶几机器精良,军储充裕,目可夺外人之长技,不致见拙于相形”。针对洋务时期懂得洋务的人才稀缺问题,丁宝桢指出,“臣窃以为欲造机器……仅可师其法,窥其意,而决不可用其人”。他在重视具有西方科技知识人才的同时,仍时时不忘儒学名教士子的培养。所选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对德的方面除三纲五常外,还包括了不以言利为耻的内容;才能的方面则要求具备察吏安民的才能,同时还应懂得机器制造,掌握枪炮使用方法,贯通中西,熟悉洋务。

——摘编自戴斌武《丁宝桢洋务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丁宝桢洋务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丁宝桢的洋务思想。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532年首次出版。《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亚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亚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试图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君权思想付诸实现,尽可能深入权术问题,直接向君主提出种种实行办法。


(1)根据材料,指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主要思想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基雅维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019-01-01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摹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摘自朱天曙《中国书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轼书法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轼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

2018-04-12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他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于隆庆三年(1569)底复入阁,继又提任内阁首辅并兼掌吏部事后,针对当时西北俺答频繁入侵、东北女真屡次反叛的局势,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边政改革,如创建兵部官员储备和特迁制度、边官将佐休假和内迁制度、军备人员不职误事的惩罚之制等,以提高明军的防御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他又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方针和靖边方略:对西北鞑靼俺答部,执行积极防御的方针,以抚为主、以战为辅;对东北建州女真及土蛮诸部,实施分化瓦解的计策,寓战于守,寓守寓战;并取得了“西敌稽颡称臣,东番投戈授首”的卓越功绩。

——岳天雷《高拱的北疆整顿及其功绩》


(1)根据材料,归纳高拱边政整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高拱边政整顿的功绩。
2019-05-07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