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807454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董煟在《救荒活民书》将中国古代各级官僚在灾时应付诸行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人主救荒所当行:一曰恐惧修省;二曰减膳撤乐;三曰降诏求直言;四曰遣使发廪;五曰省奏章而从谏诤;六曰散积藏以厚黎元。宰执救荒所当行:一曰以燮调为己责;二曰以饥溺为己任;三曰启人主警畏之心;四曰虑社稷颠危之渐;五曰陈缓征固本之言;六曰建散财发粟之策;七曰择监司以察守令;八曰开言路以通下情。”董煟的总结中,除却“遣使发廪”“散积藏以厚黎元”“以饥溺为己任”“建散财发粟之策”等论点之外,多为寻求政治稳定之道。

——李军,马国英《.中国古代政府的政治救灾制度》

材料二   16世纪90年代发生的饥荒有力地推动了1601年英国《济贫法》颁布,根据该法规定,当局授权治安法官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由此产生了济贫税、贫民院和乡村教区安置贫民等重要举措,一直到产业革命时才大体瓦解。1834年,英国议会基于当时各方面的情况又通过了《新济贫法》.该法规定为: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在管理上,中央设置了三人委员会,在地方龟教区联合区组成济贫委员会,具体管理济贫事宜。1942年,建立一种崭新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变英国为福利国家,使社会保险和福利体系覆盖全体公民。

——杨凌《中西方历史灾荒成因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灾荒救助的基本措施和目的。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灾荒救助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特点形成的原因。
【知识点】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社会保障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

1601年英国政府制定“济贫法”(史称“旧济贫法”),建立“贫民习艺所”,强迫贫民劳动
1883—1889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批准由国家建立健康保险计划、工伤事故保险计划和退休金保险计划
1905年英国通过了“失业工人法”,后又相继制定了“教育法”“退休金法”“劳工介绍法”
1911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包括工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20世纪30年代法国通过立法,规定为低收入的劳动者提供补贴和援助
1945—1947年法国连续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最终形成了包括个体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社会保障网
1946年英国通过囊括失业、疾病、生育、死亡、孤寡、退休等方面保障的国民保险法,几乎每个公民都可享有保障
1948生英国宣布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

——据周弘《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摘编、整理


依据如表内容,概括归纳"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0-11-19更新 | 1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时期,荀子提出了“天下之人……有所共予”的命题,认为尽管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诉求,但也有许多共享和共通的东西。他提出人们可以共同分享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处理国家与民众共享关系时,他提出了“裕民以政”,即通过政策措施让百姓获得利益并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针对社会分化,他提出“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应各取所得;此外他主张哑、聋等五类残障人士需要国家照顾,即“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摘编自宋国恺《共享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其意蕴一一以群学为视角》

材料二针对既是典型的西方病症,又是世界性现象的贫富悬殊问题,孙中山提出了以“共享”为原则的解决思路。这一原则以土地、资本的全社会公有为前提,落脚点则是公平合理地分配;一是要按劳取酬,余利则公之于社会,使人人得以分享,二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可以说,按劳分配是“共享”的底线,而全体人民免受任何剥削压迫之苦、共同幸福安乐则是“共享”的理想境地。

——摘编自宋德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20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邓小平强调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摘编自刘晋祎《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传承与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共享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共享思想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对毛泽东共享思想继承与发展的体现。
2020-12-05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面对东北自然灾害频繁的现状,1920年吉林省成立省公署筹办赈灾委员会,办理全省管赈事物。在灾情管理方面,不断完善报灾体制,加强对勘报程序的监管力度。面对灾区粮食匮乏的局面,拨发赈粮和钱款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救济方式。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各地政府也都设赈灾处进行募捐。有的地方在灾后设立了施粥厂以解民食之难。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灾民,政府为饥民提供就业的机会,以达到救济灾民的目的。但是由于政局不稳,政权更迭、战乱纷争导致国家的整体御灾能力不高。

——摘编自王虹波《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社会应对研究》

材料二   20085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各级党组织带领救灾人员奋战在抗震的第一线。救灾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成为救灾行动的主力。志愿者和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是汶川大地震救灾行动表现出来的新特点。灾后的一年时间内国家向灾区调拨了550多亿人民币,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强大的物资后盾。对于中国政府的救灾,很多国外报道在评价中写道:“中国式救援无与伦比”

——摘编自张楠《中国共产党抗震救灾思想与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时期东北救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汶川地震救援被评价为“无与伦比”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我们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2021-12-12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