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的意义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80924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现代新年贺词(节选)
时间期刊名称贺词题目贺词内容摘要
1920年《申报》《新青年》
巨幅广告
“时间又过去一年了,青年诸君的进步如何?”
1936年《大公报》《元旦致辞》“年末之学生运动(“一二•九”),可谓国家一大事。……因国家再遭变相分割之危机,故起而为拥护国家之运动,不旬日而遍于南北十数省,其忍劳耐苦,不畏牺牲,皆表现中国青年之意气与志趋,可谓民族不衰之证”
1938年 《大公报》 《岁首献词》   “假使没有去年的失败,与去年的外患,团结心也没有这样的坚固。……我们救亡图存,是为整个的国家民族,是为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并不是为某个人的权利。”
1979年《人民日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要打掉精神枷锁,真正解放思想。……我们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90年《中国青年报》《敲响九十年代的钟声》“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车子正面临着一道坡,作为九十年代的青年,我们当然不能在车上坐视别人为我们拉车,而应该走下车来,接过纤绳,和祖国一道爬坡。”
1993年《人民日报》《团结奋进》“在中国,1992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主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840年到1919年,这80年来,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与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的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个动荡的、新陈代谢极其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迁回曲折的推陈出新,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0-02-22更新 | 123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大事记



——据吴晓波《跌宕一百年》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解读上表中的主要历史现象。(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历史现象,解读全面准确,须史论结合。)
2019-05-18更新 | 208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界存在不同观点。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的各种观点简表



(1)说明上述观点的异同。结合所学,试简要分析对同一历史问题存在不同解释的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20-01-21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