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 唐太宗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8118821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祟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

——《贞观政要崇儒学》

材料二 治国家者,以人才为要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清圣祖圣训》卷23《任官》


(1)概括材料一、二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相同观点。

材料三 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坚,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联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考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大刀长矛,其实直到I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一知识经济》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社会原因。
【知识点】 唐太宗 康熙帝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征(580643年)力劝唐太宗“偃革兴文”。他认为隋朝虽府库充实,兵戈强盛,但由于“甲兵屡动,徭役不息”,最后虽富强而丧败,其原因就是“动”。在大乱之后,百姓疲敝,人心思治,当以安静为本。他主张社会有个安定的环境,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制定了经国治世的基本国策。太宗说:“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威慑四夷,远人自服。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其语,天下安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驿,相望于道。凡以此事,皆魏征之力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征力劝唐太宗“偃革兴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魏征“偃革兴文”思想。
2022-04-18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概,幼(年)警悟,举进士,以秘书省校书郎知长兴县(县令)。岁大饥,富人闭籴以邀(期望高)价,(林)概出奉粟庭下,诱士豪输数千石以饲饥者。

知连州。康定初(年),上(奏折)封事曰:“古者民为兵,而今兵食民。古马寓于民,而今不习马。此兵与马之大患也。请附唐府兵之法,四敛(抽签)一民,部(组织)以为军,闲(时)耕田里,(战时)被甲皆兵。”又请(防)备蛮(族),籍土民为兵,(设)栅要冲(军事要地),购徭(瑶族)人使守御。徙淮安军。

程琳尝(曾经)禁蜀人不得自为渠堰,(林)概奏罢之。又言蜀饥,愿罢(废止)川峡漕(通过川江向中央输送的税粮),发常平粟贷民租,募富人轻粟价,除商旅之禁,使通货相资。

——《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概的施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林概的施政措施。

2018-03-11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中国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奏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二君营其室,后之王者,不过随时补苴,以求适一时之用耳,不能动其深根宁极之理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是: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今式。

——《新唐书》

材料三康熙帝亲自向南怀仁等传教士学习几何学、测量学、解剖学和医学,并在宫中设实验室,进行化学和药学的研究。康熙帝于1692年3月22日发布敕令,准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教,敕令指出:天主教的教义大致与中国礼教相符。中国政府既容许人民信奉喇嘛教、佛教、回教等诸外来宗教,自无禁绝基督信仰的理由。

——《康熙帝传》

(1)材料一中作者对秦始皇持何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的主要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制度作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18-02-19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