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8144896
【历史选修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他之所以与当时的苏联和解,是因为这样就可以打通属于他自己的丝绸之路。但是,国内农业产量的不足是德国的一个明显的软肋。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希特勒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之后为了获得丝绸之路上更多的小麦,他作出了ー个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入侵苏联。1946年,打败德国之后,苏联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资源,开始将目光集中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国家身上。美国人也关注这一地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一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绝对不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收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为了得更多的资源以及丝绸之路的支配权,苏联与美国开始了长久的冷战。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丝绸之路“在二战前后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国争夺“丝绸之路”控制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3年5月10日午夜,成千上万名青年学生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手举火炬走上街头。在柏林市中心的广场上,火炬被投入数完本书籍中。这些书中有各国的文、史、哲与自然名著。宣传部长戈培尔宣称:“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一个新时代。”


(1)戈培尔所说的“新时代”其实是怎样的时代?简述该时代的特征。
(2)与戈培尔宣称这是一个“新时代”几乎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经历了一场“新时代”,请你评述一下美国的新时代。
2020-03-24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412月,意大利军向埃塞俄比亚奥加登省的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处理意埃纠纷。法国企图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的宿敌德国,允许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自由行动”。英国认为,为了“保持欧洲和平”,英国不可惹怒墨索里尼,以免把意大利赶到德国的怀抱中。1935103日凌晨,墨索里尼悍然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51011日,在英法的主持下,国联行政院决定对意大利进行制裁,包括武器禁运、财政制裁等,但不包括石油、钢等重要战略物资。193512月,英法拟定了损害埃塞俄比亚利益的霍尔一一赖伐尔协定。随后英法报纸披露了协定的内容,舆论哗然。欧洲的一些小国本来是大力支持国联的,但是英法的对意妥协,使它们大失所望,纷纷寻求自保。

——摘编自李世安《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绥靖意大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绥靖意大利的影响。
2021-03-22更新 | 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凡尔赛—华盛顿这个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体系,在逐步走向瓦解,而1929年的经济危机给了它致命的一击。当经济危机在30年代初终于艰难地渡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和欧洲的局势,它已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了。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危机,德、美两国所选择的政治道路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年的经济危机给了它致命的一击”的原因。

2018-02-21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