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8170472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形势。

请概述图示中BD经济在近代的发展历程。(要求BD分别概括,简洁明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运动内容的实效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二 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也意味着长期适用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列举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至少两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标题自拟,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通顺,不少于150字)。
2019-10-15更新 | 1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成功?失败?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但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而儿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他们的成就有日共睹:兵工厂在我们的城市和港口建立起来;矿山得以开发;电报线网络连接国内各省和京域;悬挂中国国旗的轮船在沿海和内河的航道上进行贸易往来。

——摘编自(晚清驻法外交官)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

材料二   自轮船通行江海,东南舟车多已经失业。现在津通失业之民,以车为生者约一万人,以船为生者约三万人,以行店负贩为生者约二万人……铁路开通之后,此项人等作何安置……今之谋国者,第之外洋之利,而不知所夺者止为中国穷民之利。

——摘编自《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礼部尚书奎润等奏》

材料三   如图漫画《学生偏要毁了树》取材于洋务运动。图中年长者问:“孩子,你在我这里接触到那么多西学,你看这树……怎么救?”年轻学生回答说:“这种树并不适宜现在的环境,烧了种新品种吧!”



(1)材料一和材料二这类史料对研究这一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为什么大相径庭?
(3)把材料一、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材料三意在说明什么问题?评价洋务运动要坚持哪些原则?
2021-11-10更新 | 2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洋务运动开展。一般认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奕䜣,实际操办洋务的是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

——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1-03-01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