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81705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

材料二:



(1)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因。
(3)你认为抗战胜利有哪些重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代以前,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尚不足以直接控制西南边疆,滇、川、黔、桂各地,仍然通过当地林立的土司进行间接统治。元代在西南地区频繁用兵,贵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并在湖广、四川、云南建立行省,朝廷直接派官管辖。入明以来,为了实现天下一统,自然要着手经营西南,谋求云南边疆的巩固,同时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把贵州作为湖广、四川、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使整个西南连成一体,纳入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国家版图,实现谋求疆域扩大和封建大一统的政治理想。
材料三:1916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乃通电全国,反对帝制,宣布云南独立。唐、蔡、李并在各界大会上发表演说,宣布独立的意义,会后高呼口号,有“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中华民国万岁。”史称“云南起义”。
材料四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材料一中图1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是怎样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的?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果怎样?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一中图2和材料四,说明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的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2016-11-18更新 | 8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五四运动和全民族抗战的爆发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莫大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5月5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19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外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时、空、人等)基本要素,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蒋介石对日本侵略态度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3)将日记作为史料用于史学研究,有哪些价值和局限性?
2019-10-31更新 | 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自抗战展开以来……因中心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们的对比上,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

—摘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l938年)

材料二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一)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

(二)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

(三)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种方面与各种问题上进行统一战线……

(四)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

—摘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194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16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