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8180856
据文献记载,明朝时苏州出现“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机工“日取分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这反映了明朝苏州地区
A.自然经济已彻底瓦解
B.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C.冶金业获得长足发展
D.纺织业已开始使用机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深远影响是
A.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B.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020-07-26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这种变化
A.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
B.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容易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失传
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018-01-31更新 | 3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清朝杨树本《濮院锁志》记载,濮院镇“女工多工络丝,每一两给钱三文,近则倍之,一日所获可以自给”。这一记载反映了
A.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B.“重农抑商政策”取消
C.丝织业分工日益细密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2020-09-21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