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2 题号:823634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联对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东北局势采取“不干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时情报的缺失所致。作为即时性因素的情报缺失并非导致“不干预政策”的单一原因,苏联长期以来的外交特性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始至终,斯大林在外交领域所追求的是国家安全,希望尽可能在周边地区营造有利的外交态势。但他也深知,单凭苏联自身的力量无法在短期内达到此目标,只能利用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来开辟有利的国际环境。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苏联才会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立刻就向日本提出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多年后,在处理苏德关系时,类似的外交思维仍旧主导莫斯科的决策层。1939年前,苏联为应付纳粹德国的崛起,一直奉行与西方国家合作的集体安全路线。然而,当斯大林认为集体安全难以切实保障苏联免遭战争威胁时,便又断然转向德国摇动橄榄枝,最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摘编自沙青青《九一八事变前后苏联对日政策再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苏联采取“不干预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九一八事变后苏联采取“不干预政策”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材料一:“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研究“二战史”的著述很多。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4)“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从它的形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016-11-18更新 | 7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不属于德、日、意法西斯运动提出的纲领和目标的是;
A 对内实行集权统治                       B 鼓吹民族优越论
C 企图称霸世界                              D 支持工农运动
2011-05-27更新 | 7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假的战争”这个名词是美国新闻界所杜撰的那些最初杜撰这一名词的人。其意义就是想要表示在这个阶段中,战争好像是假的一因为英、法两国的军队和德国军队之间并不曾打任何大战实际上,这是一个幕后准备活动的阶段。这个偶然事件(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的状态)使希特勒吃了一惊,但所有这些内幕是当时世人所不知道的全世界所能看到的就是战场上一片沉寂.于是也就以为战神已经睡着了。

一般人对于此种外表沉寂的状况所作的解释也各有不同。有人认为英法两国对于它们的战争意图并不那样认真,尽管它们已经为波兰而宣战。但却仍在等候和平谈判的机会;另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以为英法两国自有它们的神机妙算。美国报纸上有许多的“报道”说联军最高统帅部故意采取一种具有微妙构想的守势战略计划,并正在替德国人准备好了一个陷阱。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假的战争”的含义及出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假的战争”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2019-03-1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