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官营手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8243793
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出土的产品上往住刻有督造的机构、各级工官和生产者的名字。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工艺水平很高
B.生产规模庞大
C.注重产品质量
D.部门分工细致
【知识点】 官营手工业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出银九钱,免赴京……不愿者,仍旧当班。”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
A.有利于明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019-05-06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古代中国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水平并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等地。你认为当时最受欧洲社会上层喜爱的手工业品,应出自于古代中国的 ( )
A.官营手工业B.民间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
2017-07-13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2017-08-14更新 | 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