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8258151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两“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材料一   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


材料二   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请回答:
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呈现出不断发展深化的趋势。依据材料所提示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4—2007年中国高等院校数量(单位:所)在部分省份的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1~200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10-03更新 | 11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

材料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从战略高度明晰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内涵。下表列举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部分关键词。



从表格中选出2-3个关键词,围绕“中国国家形象”,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解读中国国家形象。(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正面解读。)
2019-05-17更新 | 208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78年,中国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考察潮,从1月到11月底,外出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表2为1978年中国代表团部分考察情况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团长

考察情况

32

323

李一氓

(中联部副部长)

1965年,南斯拉夫开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市场经济道路。考察南斯拉夫后,李一氓认为,过去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些同志,把斯大林时期苏联的计划体制当做是唯一的模式,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的。

328

422

林乎加

(上海市委书记)

主要向日本学习如何在经济萧条时期迅速重新起步,重点考察了日本的工业发展状况。61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听取了其考察报告,得出经验三点:大胆引进新技术,充分利用外资,大力发展科教事业。

52

66

谷牧

(国务院副总理)

西欧考察让中国有了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合作的初始愿望。代表团成员认为,我们的一个省市,比欧洲一些国家还大,可是省市管理经济的权限却很小从战略形势看,我们要搞快点。这次调查比较全面,可以说都看了。引进什么,从哪个国家引进,应当拍板了!不要光议论了!

——据余皓洁、张海燕《改革开放前夕考察潮历史经验新探》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78年的考察潮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2-11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