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4 题号:8262222
据统计,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公粮征收情况如下表所示
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公粮及人均负担表
单位:石
年代实征公粮购粮合计人均负担(斗)占收获量百分比(%)备注
193713895138950.11.28机关部队脱离生产人员最多不过3万人
19381597216700326720.121.32大后方学生大批涌入
19395225024400766500.42.92调前线部队回防,学生继续人,脱离生产人数增至4万人
194097354187511161050.76.38粮食征、购不足,与实际需粮商差3400石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公粮征收
A.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
B.服务于战时经济的需要
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
D.保障了敌后的粮食供应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学者认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和敌后战场的游击战,重挫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由此可见
A.全民族团结抗战威力初显
B.国共两党共同领导抗日战争
C.两大战场共同进行游击战
D.防御战一直是抗战主要模式
2018-04-01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抗战期间创作了大量救亡漫画,如下图。这类漫画
A.瓦解了日军的战斗力量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D.凸显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2021-07-09更新 | 1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指出:“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以空间换时间保存自身实力
B.对抗战形势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C.受毛泽东《论持久战》思想影响
D.未做好积极抗战的准备
2018-06-25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