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走向联合的欧洲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8322029
美欧关系是现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演变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举足轻重,是观测国际风云变幻的风向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二战后初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美、苏、欧三方的生死存亡,美苏对峙意味着欧洲只能是美因的仆从,而美国始终是领导者。冷战初期的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霸主……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

材料二: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的政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伊拉克战争是后冷战时代几个足够影响全球形势的重量级事件之一。2003年围统战争还是和平解决危机的问题。美国和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在此次国际关系面临重大考验的关键时刻,却分道扬镳,变成鲜明对立的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带头者,进行了双方关系史上从未有过的激烈争执。

——邢骅《跌宕起伏的美欧关系》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欧关系的表现,并运用所学史实说明“美国始终是欧洲的领导者”。
(2)材料二中美国与西欧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在伊拉克问题上折射出美欧关系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欧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战争与合作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时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24.5

12

9.1

6

1913年

15

8

11

13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新秩序是什么?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后,盟军东西配合,相互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摘编自《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材料二中为共同对抗法西斯,26国签署了什么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

据材料三,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1986年共同体的年民国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世界史•现代史编》

(4)对比材料二、三和材料四,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有何不同?

(5)材料四中“共同体”指的是哪一组织?

(6)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2018-08-21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上图中A、B、C、D分别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为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19-04-16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演变。

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
20世纪60年代1964年,法国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199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计划。
1969年,联邦德国勃朗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特点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1-01-29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