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8387412
“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1951法、德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法、德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4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2004年欧盟第五次扩大,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吸纳的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西欧国家共产党的势力得到很大发展。法共在1946年11月国民议会大选中获得182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意共在1946年6月的议会选举中也成为第三大政党。……在“马歇尔计划”实行的两年零九个月中,对西欧的全部援助中有88亿美元用于采购货物:粮食、饲料、化肥、原料和半成品……通过大量的资本和商品输出,美国为其过剩的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为了更好地实施“马歇尔计划”,在美国的要求下,1947年,英、法等十六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1950年9月,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十六个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

——摘编自《浅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的影响》

材料二   1980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认真做好援外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过去对外援助的种种弊端。与此相应,我国的对外援助政策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突出了“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意实效、共同发展”。对外援助的经济意义超越了对政治利益的诉求。1997年,中国开始主动参与国际组织的多边援助。2000年中国向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提供了多边援助。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海啸及日本地震时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摘编自《努力开创援外工作新局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援助与“马歇尔计划”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两种援助实质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2018-07-30更新 | 1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众说马歇尔计划

材料一   如图1949年发表于美国某报纸,题为“他终于上道了”。


材料二   如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材料三   “挽救之道在于打破险恶的周期循环,恢复欧洲人民对他们国家和整个欧洲的经济前途的信心。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到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他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成立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美国的任务是以友好态度协助草拟欧洲计划,而在这个计划实施后,就吾人能力所及,予以全力支持。”

——摘自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哈佛大学演说(1947年6月5日)


问题
(1)以上材料有助于了解马歇尔计划的间接证据有哪些?
(2)概述以上两幅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歇尔计划的看法。
2020-05-18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10月,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新面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实质。

2016-11-27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