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 中美关系正常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3 题号:840219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年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2016-11-27更新 | 2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外交是一国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也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1)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为彻底改变屈辱外交,新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6-12-13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二《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2018-09-07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