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8416648
阅读梁启超生平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从小接受儒家教育。

光绪十五年(1889年),16岁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光绪十六年(1890年),17岁赴京参加会试不中,回来路过上海接触到《瀛寰志略》,对西方政治、文化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同年秋结识康有为,执业为弟子。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万木苹堂学习期间协助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入京参加会试,发布“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主持《时务报》。在任主编期间写《变法通议》阐述维新变法理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十五日(7月3日),受光绪帝召见,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流亡日本。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立政闻社,拥护清廷“仿行宪政”。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日,拒绝袁世凯重金收买和武力威胁,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同时与蔡锷密谋,策划武力讨袁。

民国五年三月,应陆荣延邀请,直接参加护国运动。

民国六年十一月,梁启超递送辞呈,结束从政生涯,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民国七年底赴欧,亲身了解西方社会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其史学观点也发生变化。

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1)材料中梁启超两次参加的会试属于哪一种选官制度?民国七年是指哪一年?你认为促使梁启超得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中梁启超的主要活动,指出其一生中两次重要转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两次转变的国内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马丁.路德.金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1964年12月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被一名种族分子开枪打死。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他说:“消除罪恶的种族歧视斗争是当今时代大斗争之一。美国民权运动主要争取的是人们在人格尊严、工作等方面的平等权利,通过斗争,达到美国社会的全面解放,并让所有人在自我解放中学会分享权力。非暴力主义是最能恰如其分地体现我们的精神实质,并把我们的思想准确外化出来的一种斗争方式,这种方式意味着他们斗争不依靠军队和武器。消除贫困斗争也必将是一场激烈斗争,富国必须全力帮助弥补富足的少数人和绝大多数穷人之间日益拉大的鸿沟。最后我冒昧建议在座各位,我们应当立即把非暴力主义哲学和策略,在每个存在着人类争端的领域内,将之付诸认真实践。”

--------摘编自龙红莲、汪树东编译(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演说精编)(北方文艺出版社)


(1)根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马丁·路德·金所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
2020-09-09更新 | 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梁思成学成归国,在东北大学创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抗日战争时期,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引起国际轰动。1942年,梁思成开始《中国建筑史》的创作,对中国各时期建筑特征作了分析比较。梁思成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几大特征,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分析了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达到了前人未达到的高度。1948年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50年代提交《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保护旧北京城,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摘编自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思成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思成体现的时代精神。
2019-11-19更新 | 1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锡阐,清初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由明代学者徐光启等编译的《崇祯历书》,后经传教士汤若望删改,以《西洋新历法》之名被清政府采用,当时的中国天文学界对西方科学的不了解助长了盲目的认同感。而王锡阐敏锐地发现《西洋新历法》有许多根本性的错误和漏洞,对此他开始了潜心实测,“每夜遇天色晴霁,辄登屋卧鸱尾(屋脊)间,仰察星象,竞夕不寐”。他还对历算书籍进行精心研究,并验证实测结果,将中西历法的比较研究心得编撰为《西历启蒙》和《大统历法启蒙》。他提出传统历法未必全失,西洋方法未必全得,基于其一贯倡导的探求数理之本的主张,他在《历说》《晓庵新法序》等著作中,对中西历法的交食、回归线等主要问题都做了较为客观的评论。王锡阐的这种不轻附、不苟同的科学态度给后人以重要启示。

——摘编自张承友等《明末清初中外科技交流研究》


(1)根据材料,归纳王锡阐在天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锡阐在天文学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06-10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