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8417967
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图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这表明
A.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实行公有化的生产资料是:全部役畜、农具(犁、播种机、耙、打谷机、割草机)种子、饲养公有牲畜所必需的饲料……不实行公有化而留归集体农户自用的生产资料是:住宅、农户自有的家畜、家禽和饲养此项禽畜所必需的建筑物。”符合以上材料说法的是
A.列宁时代实行固定粮食税制B.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农业
C.斯大林时代建立的集体农庄D.战后西方国家加强经济干预
2020-04-11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22年8月,苏联(俄)工业品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为0.85,1923年10月上升为1.24;同时期内,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却从1.03下降到0.45。这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危机。这表明
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
B.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重大偏差
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农民的抵制
D.计划经济体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018-09-01更新 | 4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30年2、3月,苏联农民大约宰杀了1400万头大牲畜(牛、马),猪的存栏数锐减1/3,羊的存栏数锐减1/4,农民损坏工具、挥霍积蓄,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据此,符合史实的推论是,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A.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协调发展
B.大大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C.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粮食困难
D.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物资
2019-01-24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