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3 题号:8491511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出
A.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
C.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各家思想大多源于儒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吾意以为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作者想要表达道家、儒家和法家思想
A.本质是相通的B.并存于同一时期
C.是时代的产物D.对后世都有影响
2019-08-24更新 | 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产生的背景是(       
①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②君主专制集权形成
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3-28更新 | 3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战国时期,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法家强调中央集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点是都(     
A.顺应了历史潮流B.深受统治者重用
C.解放了人们思想D.造成了社会动荡
2021-11-03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