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8497690
1985年,聂荣臻元帅为纪念48年前的一场战役作诗如下:“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止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反映的战役。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失败的原因是消极的抵抗D.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对日军侵华步伐的延缓
2017-06-14更新 | 7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创作于1938年的一首歌曲中写道“……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坚固的阵线。”歌曲描绘的是哪一城市的革命情景
A.延安B.武汉C.南京D.广州
2020-05-13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40年,历史剧《梁红玉》在延安创作完成。剧中开场时最先登台的人物并非英雄角色,而是没有姓名的“民众甲”“民众乙”“民众丙”,开场白便是民众们念:“要将敌人赶出去,安居乐业万年春。列位呀!如今打仗靠百姓,不靠元帅一个人,救国的责任重得很,须要大众来承担。”这一剧目(     
①借助历史题材唤起民众投身抗战②表达了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观念
③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④贯彻了文化领域的“双百方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8更新 | 3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