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8548165
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对于科举制以上两种说法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B.两种说法都过于绝对
C.因为没有标明时间,所以无法判定
D.由于两个人的时代不同因而看法不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学者指出:宋代(科举制下)逐渐增加的官户享有优免的特权,宗族势力赖以强盛,贫困化的一般族人则沦为隶属色彩较强的世仆。在其土地占有制度下,世仆制宗族组织逐渐形成,这导致官僚机构缺乏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能力。该学者意在强调宋代
A.特权阶层的增加迟滞经济改革
B.制度变迁促进经济运行模式调整
C.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D.科举制发展制约经济效率的提高
2019-10-17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其中“文化优势的丧失”是由于(     
A.民间私学的兴起和发展B.汉初黄老之学的推广
C.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实施D.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2024-01-01更新 | 1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清科举规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否则不予录取。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实行八股取士
B.朱熹的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C.强化思想控制
D.注重提高官员的综合素养
2018-02-10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