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 引用次数:839 题号:864321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事业,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材料一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二
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
行进中打出的横幅,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2)依据所学,说一说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从列宁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知识点】 高中历史综合库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旧西藏是惨无人道的“人间地狱”……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根本谈不上做人的权利,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牲畜”。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社会停滞不前、濒临崩溃。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9年3月10日达赖集团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党领导西藏人民坚决平息了武装叛乱。与此同时,在西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埋葬了封建农奴制度,使百万农奴和奴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获得了解放,为西藏走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铺平了道路。这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

——摘自中国西藏新闻网《民主改革六十年新旧西藏两重天》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藏民主改革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
2019-05-18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典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征服美洲的主要原因及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2023-10-07更新 | 1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上,经过艰难谈判,中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及列强间矛盾,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主要内容有:胶州德国旧租借界地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中国赎回胶济铁路等。

——摘编自吴正俊《华盛顿会议期间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材料二   1943年11月23日,中关英三国代表团举行首次会议,起草《开罗宣言》。供罗斯福审阅的宣言草案初稿提到:“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26日在三方官员对宣言草案的讨论中,中方代表据理力争,要求更明确地规定日本归还其所窃取的所有中国领土。经过修改,宣言改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这一影响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就此诞生。

——摘编自田晓航、王蕾《(开罗宣言)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开罗宣言》能够签署的相似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开罗宣言》。
2023-06-16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