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807454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旧西藏是惨无人道的“人间地狱”……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根本谈不上做人的权利,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牲畜”。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社会停滞不前、濒临崩溃。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9年3月10日达赖集团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党领导西藏人民坚决平息了武装叛乱。与此同时,在西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埋葬了封建农奴制度,使百万农奴和奴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获得了解放,为西藏走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铺平了道路。这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

——摘自中国西藏新闻网《民主改革六十年新旧西藏两重天》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藏民主改革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初,国家与士族豪强之间对人口的争夺愈演愈烈。户籍制度是赋税制度的基础,户口疏漏严重侵蚀了国家的税源。为了加强对劳动人口的控制,进而保证政府有效集中全国财赋,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隋政府进行了户籍改革,实行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之法。“犬索貌阅”就是整顿户籍,核对户籍与本人貌龄,如有不实,里正、党长流配他乡,同时实行相互监督举报。通过这次检括,效果斐然。在实行“大索貌阅”的同时,由官府根据民户所拥有的土地、财产及人丁多寡,划为上中下三等,注册造籍;再按户等高低及各自负担能力,从轻制定出每等户的应纳税额,称为“定样”。每年正月五日各县派员下乡巡视,以五百家或三百家为团,据册核实,防止吏员庇护作弊,故称“输籍法”。输籍法大幅度减轻了中下农户的负担,所以“浮客悉自归于编户”。

——摘编自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

2018-04-16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明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法典,由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详细制定而成。《大明律》30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虽然以《唐律》为蓝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在形式上,结构更为合理,文字更为简明;在内容上,经济、军事、行政、诉讼方面的立法更为充实;在定罪判刑上,体现了“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定罪较轻;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定罪较重”。其律文结构和量刑原则对《大清律》有较大影响。

《大明律》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通了体例,调整了刑名,肯定了明初人身地位的变化,注重了经济立法,在体例上表现了各部门法的相对独立性,并扩大了民法的范围,同时在“礼”与“法”的结合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大明律》是朱元璋一生中“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的经验总结,他视其为维护朱明皇朝长治久安的法宝,令全国官吏军民诵习。其目的是通过律令的教育和宣传,使广大人民服从封建统治。

(1)根据材料,概括《大明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明律》制定的意义。

2018-05-01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1—重大改革与回眸】
20世纪30年代,兴起了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为代表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一   梁漱溟认为:“中国政治问题必与其经济问题并时解决;中国经济之生产问题必与其分配问题并时解决。相当明确地指出了分配问题的不平衡性——农村是生产的区域,在分配领域的所得却与之不匹配。因此他的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标的;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在经济上组织农业合作社,以谋求乡村的发达,即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

材料二   晏阳初率领一批“博士下乡”,到河北定县农村安家落户,以推行平民教育、启发明智为主,带动整个乡村建设。提出要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连环教育的3种方式,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乱,以次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

材料三   卢作孚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运输为龙头,把重庆北碚区作为实验基地,在这里修建铁路、治理河滩、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发展贸易、组织科技服务。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三位爱国人士,振兴乡村战略的共同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探索失败的原因及对今天实现乡村振兴的启示。
2019-01-11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