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新中国GDP的变化和城镇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7 题号:8655038
对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逐年下降
B.第二产业产值最为稳定
C.第三产业发展导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D.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1957年,毛泽东提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要在15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50年后,他的宏伟愿望得到实现。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法国和英国,位居世界
A.第一位B.第四位C.第八位D.第十位
2010-05-08更新 | 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产品单位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1952年1992年
万吨92.315.8135.08000.0
粮食亿吨1.51.11.634.42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经济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9-01-30更新 | 9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此时,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包括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B.经济手段不是中西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C.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
D.指令性计划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016-11-21更新 | 10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