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内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874249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体制,自秦建立,经汉、唐、宋、元不断发展完善,至明清达到顶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汉朝武帝以后宰相和秦朝宰相的区别。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介唐代三省制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
(3)请用明清两代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


(1)材料一中①②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②结合所学,指出明朝中枢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事在公元1493年。上距郑和的航行南洋,凡八十八年。从此以后,西洋人接踵东航,南洋的形势就一变了。所以明代和南洋的交通,要算是南洋诸国,对于我畏威怀德最后的历史。

──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对明朝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列举“西洋人接踵东航”到中国沿海活动的两个突出事例。
2021-12-28更新 | 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物·古代中国


问题
(1)将上面文物图片按代表的朝代排序。
(2)上述文物对研究这时期历史有何价值?
(3)写出上述文物代表朝代的政治制度特征。

2019-01-02更新 | 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在政事堂讨论国政,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人开始为三省长官。后来由皇帝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行使宰相职权的人,以本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义,作为实际上的宰相。唐高宗以后,则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行宰相之职。集体宰相制形成了。这些充任宰相的官员品级不一定很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宰相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一切军事大政都在这里商定,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群体的宰相,协同议事,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中国政治制度中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论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从明代内阔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竟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节中予以附带介绍。

——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的权限与实质。
(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0-01-16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