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8 题号:8907479
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A.原始社会
B.夏商时期
C.学术下移
D.百家争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B.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2019-08-08更新 | 3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社会分化加剧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民本思想盛行
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2016-11-27更新 | 1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从思想文化角度看,“源头活水”在当时表现为
A.制度创新B.技术进步C.社会转型D.百家争鸣
2022-01-04更新 | 2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