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宰相制度的废除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0 题号:8935356
三省六部制

问题:
(1)根据材料《朱子语类》,分别指出“三省”的具体职责。
(2)根据材料《明太祖实录》,概括明太祖所述现象的“观点、依据”及之后的具体举措。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度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进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请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西汉、宋代、唐朝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0-12-07更新 | 1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招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宰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职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流程。
(3)材料三中“罢丞相”的“高皇帝”是谁?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主要趋势。
2019-10-14更新 | 1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的政治制度“大变动”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3)根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018-10-26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