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4 题号:9006771
论述题

材料 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进行古典小说的考证,就是要用现代的观点、科学的方法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结合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于20世纪初指出“常识”是“世界的”“现在的“一般人的”,在东西并置的世界格局中为国人明确了当时当下的、最基础的“常识”,包括公共道德、自由平等理念、科学实证精神等。1906年,《时报)刊登的(论中国人之短于常识)一文指出:“一国之所以强弱,不在少数之官吏,而在多数之国民。国之所赖于民又不在高远之行为,而在普通之常识。”两广总督岑春煊在奏折中谈及议会政治时强调,“使人人备有普通之常识,庶茌会时咸知以法律为归宿,而不至以意见为是非”。孙中山在1917年亦指出,“国民须具有远大之眼光,辨别是非之常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类报刊普遍设置常识类栏目或增刊,独立的常识刊物也大量出现,“莫不以‘灌输常识'为一致之要求”。

——据操瑞青《塑造国民智识:近代报刊“缺乏常识”话语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提出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1-01-21更新 | 7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表是某段历史时期的著作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著作内容摘要或简介
1637年《天工开物》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火炮铸造法等。
1639年《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1761年《梅氏丛书辑要》把西方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数学结合起来阐述。
1843年《海国图志》西洋炮、西洋船等近代军事科技资料无不汇聚书中。
1845年《康輶纪行》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1846年《海国四说》对美国和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简要记叙。
1861年《校邠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94年《盛世危言》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1898年《日本变政考》详细叙述日本明治维新期间议会、宪法、选举等方面情况。
1902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铁血行之,仿效华盛顿革命自立,或可以保国民。
1903年《革命军》制订建立自由、独立、平等的中华共和国的25条政治纲领。
1915年《敬告青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918年《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采用某一合理尺度,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思想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020-01-17更新 | 173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

请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2018-03-14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