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君主专制的演进 > 汉、唐君主专制的加强 > 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6 题号:9014403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这一变化
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B.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使中枢机构的分工更加明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有军国大事,则议之。由唐历五代,不改其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2017-11-12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太宗即位之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最终没有颁布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宰相专权B.皇权独尊C.架空皇权D.三省分权
2020-02-11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以初三古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意见。即各书“票拟”以侍秉承太监代皇帝“批红”。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枢决策机制发展的特点是
A.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形成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C.重用亲信近臣,相互牵制D.废除宰相制度,仅分六部
2019-12-13更新 | 3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