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维新变法思想 > 早期维新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9088300

材料:咸丰八年(1858年),郑观应(时年16岁)应童子试未中,即弃学从商,十年(1860年)进入英国人傅兰雅所办的英华书馆夜校学习英语,并对西方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治十二年(1873年),郑观应参与创办太古轮船公司,同时还投资于实业,先后参股于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造纸公司、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并纳资捐得郎中、道员衔,与李鸿章等洋务派大员也交纳日深。

光绪六年(1880年),编定《易言》一书,主张采用机器生产,加快工商业发展,鼓励商民投资实业,鼓励民办开矿、造船、铁路。主张“轻税以广去路”“重税以遏来源”的保护性关税政策。还大力宣扬了西方议会制度,力主中国应实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一部体现他成熟而完整维新体系的《盛世危言》问世。《盛世危言》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洋务干将张之洞读了《盛世危言》以后评点道:“论时务之书虽多,究不及此书之统筹全局择精语详”。“上而以此辅世,可谓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郑观应的思想形成的原因。
(2)张之洞在点评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时,使用了“上而以此辅世”“下而以此储才”两句话,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知识点】 早期维新思想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丘反对门人冉求为季氏征课重税,要求统治者“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和“使民以时”,后来概括为“时使薄敛”。政治家管仲提出:“沟渎遂(通)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战国晚期的荀况主张:“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商鞅指出,“民无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

——摘编自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材料二       冯桂芬曾言:“然则,居今日而言裕国,宜何从?曰:仍无逾于农桑之常说,而佐以树茶开矿而已。……上海一口,贸易岁四五千万,而丝茶为大宗。………诸夷以开矿为常政,不闻滋事。且夷书有云:中国地多遗利。设我不开,而彼开之,坐视其捆载而去,将若之何!”梁启超指出,“衣食之原”的大小,“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以富者之财,贫者之力,合而用之,以取无量之财于地。”在中西文明的碰撞冲突之中,他们开始用一种世界眼光来看待这一切的变化,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摘编自冯桂芬《筹国用议》,叶世昌《梁启超的经济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富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冯桂芬、梁启超等人富国思想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作用。
2018-03-21更新 | 2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教育之变

王韬(1828—1897),江苏甪直人,自幼跟着父亲熟读古书。1848年来上海,《墨海书馆》编辑。1862年到香港。1867年,受邀去英国讲学,并游历了法、俄等国。1870年回香港。1879年,出游日本。1884年,回到上海,出任上海格致学院掌院。

材料一、古者里有塾(私塾),党有庠,乡有校,读法悬书,月必一举。苟有不洽于民情者,民皆得而言之,上无私政,则下无私议。以是亲民之官,其为政不敢大拂于民心。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改科举莫若合《五经》《四书》为《六经》,而增入西学以试士。西学者,西国之几何学、化学、重学、热学、光学、天文地理学、电学、兵学、动植学、公法学等是。

——王韬《弢园文新编》

材料三、(格致学院考题)考泰西于近百十年间,各国皆设立上下议院,藉以通君民之情,其风几同于皇古。《书》有之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曰‘众心成城’。设使堂廉高远,则下情或不能上达,故说者谓中国亦宜设议院以达舆情,采清议……苟或行之,其果有利益欤?或有悉期间利害若何,能一一敷陈之欤?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


问题
(1)“《六经》”主要体现了什么学派的思想?
(2)依据材料,概括王韬教育思想发生了怎样变化?
(3)简述促成王韬不同时期教育思想的主要因素。
2019-06-20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表1欧洲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

表2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

——摘编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与欧洲民主思想演变历程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与近代欧洲不同的原因。

2018-05-25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