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短暂的春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5 题号:9163397
1912——1920年,全国华商电厂由33家增加到70余家,发电容量由12000余千瓦增加到29000余千瓦。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工业均衡发展B.摆脱了列强对能源的控制
C.工业增速缓慢D.重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增长
【知识点】 短暂的春天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张謇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取意“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能得到最低水平的生活。张謇所谓“大生”的含义是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以轻工业为主,关注民生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2018-05-30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1915年3月上海成立“爱用国货会”,4月运动扩大到长江一带,这一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影响是
A.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对外出口B.推动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保护了中国传统经济
2011-07-19更新 | 9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1912—1919年,是山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济南、青岛、烟台三埠工业勃兴,欧战以来,尤为蓬勃,设厂数目大为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如纺纱业、面粉业、火柴业等。此时期山东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优先发展轻工业的策略
2019-09-30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