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9237261
古代一学者曾说:“大抵格物之功,而思辨辅之,所思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该学者意在强调,做学问要
A.知行合一B.学思结合C.格物致知D.经世之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朱熹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
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2017-09-01更新 | 4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认为仁与爱浑然一体;而南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由此可知,宋代理学旨在
A.提出内心自省的探究方法B.揭示儒学道德修养的本原
C.构建纲常伦理的社会结构D.阐明伦理道德的一般规范
2018-11-24更新 | 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朱熹认为,修乡约可以“彼此交警”和“教人善俗”。朱熹在修订乡约时对“礼俗相交”部分做了增补,根据长幼尊卑的顺序,列举了造请拜揖、请召送迎、庆吊赠遗等诸多礼节,各项礼仪的规定都非常具体详实。这说明朱熹重视乡约的
A.社会整合和社会自治功能B.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作用
C.劝善惩恶和移风易俗目的D.礼仪教化和社会救助作用
2022-01-2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