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经济类热点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92617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57年,唐朝在长安、洛阳各置“普济病坊”。宋朝时设置¨安济坊”“养济院”等。这些“病坊”为贫苦无依的病患提供了免费的救助与医疗。唐代在地方设医学博士或医学生,写本草一百集验方”,并掌“州境巡疗”。后政府把所撰《广济方》中比较重要的医方,刻在大木板上,置于乡村的交通要道旁,以增加百姓对疾病的认识。宋代也将不少医方整理成书,颁行各州县,如《太平圣惠方》《简要济众方》等。宋代还出现了官办的惠民药局,惠民药局经营药物,为贫民治病,并在水旱灾害、疫病流行时分发药物,对防疫治病、维护社会安定起相当大的作用。

——据许三春《古代中国乡村社会医疗救助初探》整理

材料二   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遒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饴,国之勃然,盖有由也。

不求保种之道,则无以存中国。保种之道有二:一曰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躯壳。今……举四万万人之躯壳,而委诸庸医之手……何其不愚且弱也

——摘编自梁启超《医学善会叙》

材料三   因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015年屠呦呦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是屠呦呦团队受《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启示,用现代科技从黄花蒿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被誉为“拯救两亿人口的发现”“东方神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加强社会医疗救助的举措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核心观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医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贫困治理

材料一   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内容主要包括:缩小救济对象和范围;实施“济贫院检验”和“劣等处置”原则。“济贫院检验”原则旨在使申请救济的穷人到济贫院中接受救助;“劣等处置”原则旨在通过降低救济水平至有工作的劳动者的水平以下,并通过济贫院严格的“监狱式”管理,使被救济者能够勤奋工作以早日走出济贫院实现就业。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描述说:“这个监狱让这些社会的残渣(穷人)都变成了金钱。”

——摘编自王丰《恩格斯对“济贫法”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980年,中央财政首设“支持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用于支持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自此开启了中央政府专项扶贫活动。从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制定和颁布了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1982年的“一号文件”,核心变化就是总结之前实践经验,给农民发明的“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上了户口”,使之有了合法的身份和户籍。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中国反贫困的组织系统正式确立……8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增速快于城市,这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国贫困人口的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张瑞敏《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颁布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反贫困事业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反贫困事业的意义。
2021-12-10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人们将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商朝时伊尹曾告诫太甲:只有保持节俭的美德,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儒家认为俭德可以避难,节俭者懂得尊重他人,体谅他人,是具有仁爱精神的表现。当时崇尚“收缩式”“被动式”的节俭。在当代社会,节俭观的核心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式的生活,而是在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倡适度的消费。新型节俭观不再单单关注生活领域,而是把节俭的范围延伸至生产领域。

——摘编自徐姣《中国传统节俭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从事生产性劳动的劳动者越多,劳动产品就越多,如果节俭的人将自己的部分收入节省下来作为资本供养更多的生产性劳动者,就能增加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就是节俭。当然,节俭所积蓄的财物都是由勤劳得来的,但是若只有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藏,资本绝不能扩大。政府必须反对奢侈浪费,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政府在反对奢侈浪费上,绝不能是可有可无的旁观者。亚当·斯密的观点代表了近代西方节俭观的主流。

——摘编自【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节俭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当·斯密节俭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节俭观的认识。
2021-04-06更新 | 2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民生问题,历来为古今中外各个政权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主要民生主张(节选)


《尚书》“天视即我民视,天听即我民听”
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制(保护)民之产”“取于民有制(节制)”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柳宗元“吏为民役”
康有为“去人之私产”“凡农工商之业,比归于公”“凡百举动皆有机器”
孙中山“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建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确保2020年底,完成脱贫工作

材料二   在过去35年里,企业在实施员工福利政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很多政策在那之前都被认为是不合适或不可行的,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所有这些具体的措施构成了一个整体,人们认为它们对于员工的福祉非常重要,是改善组织关系的主要措施。

——《福利制度》(美国)切斯特•巴拉德(2016年)


(1)根据材料一概述古代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古代民生思想相比,康有为、孙中山民生思想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主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评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2021-01-24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