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国民经济恢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9288105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广大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起来。农民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提高。土改后一部分农民不具备独立生产的能力,无力抵御大的自然灾害,在农民中产生了劳动互助的积极性。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并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于当年12月下发给各级党委试行,要求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按照积极发展和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和逐步推广的方法,大量地发展劳动互助组,把农业发展当作一件大事去做。到1952年底,组织起来的农户,老解放区占65%以上,新解放区占25%左右,全国还成立了4000多个农业合作社,创办了几十个高级社。

——摘编自姜帆《从农业合作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劳动互助组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农业合作取得成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但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还违反价值规律限价收购手工业产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甲午一战,中国败于原来经济落后的日本,举国震动。《马关务约》签订后,外货倾销,外资涌进,铁路权和矿权纷纷丧失。于是,“设厂自救”呼声遍及全国,群众反对外国人勘测、开矿、修铁路的斗争风起云涌。百日维新中,提倡实业,鼓励商办矿务、铁路,奖励实业方面的各种发明。维新失败,法令被废,但它所代表的思潮,已形成社会舆论,后来还是陆续实现了。

——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财经状况根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国家增加投放货币,大量收购农副产品以提高农村购买力;扩大对私营工厂的加工订货;大幅减少工商税目;适当收缩国营商业,给私营商业以出路,并使之有利可图;在坚持工人民主权利等原则下,教育私营企业工人努力完成生产任务等,从而使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得到调整。当年秋,商品滞销情况全面缓解,全国城乡经济进一步活跃起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工商业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合理调整工商业的特点和意义。
2019-12-01更新 | 2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1年,刘少奇指出,在新中国的国营企业里“再没有阶级对抗和剥削关系存在了”,“实行公私兼顾的方针”,既要“共同努力进行生产”,也要“务必最周密地关心工人群众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福利”。中央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工会有“改善工人、职员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各种设施之责任”。通过吸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解放区)公营企业实行供给制的经验,参考借鉴苏联职工福利制度安排,由企业行政方面拨款(或投资)设立工人食堂、澡堂、理发室、托儿所、小学校、医院等生活福利设施:企业行政方面每月还须拨交工会组织全部职工实际工资(包括货币部分、实物部分与伙食补贴)总额的1.5%作为职工文化教育费,用于建立俱乐部、图书馆等文化福利设施。19491952年,国营企业职工福利事业经过三年的发展,“医院、诊疗所、休养所、托儿所已在相当普遍地设立起来。工人的文化、教育、娱乐设施如俱乐部、工人剧场、电影院、职工夜校、职工子弟学校、工农速成中学等也在逐步增长”。由此,国营企业行政方面与工会共同负责职工福利工作,同时接受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和工会组织的监督,国营企业以“包下来”为特征的福利制度框架初步成形。

——黄岑玥《20世纪50年代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调整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建国初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建国初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
2022-01-17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表1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情况简表,表2为1952年新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项目全国总产量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
工业生产50%
农业生产25%
1.1亿吨27%
棉花44.4万吨49%
15.8万吨83%
0.32亿吨48%

2

产品1952年产量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639亿吨49%9.3%
130.4万吨193%53%
135万吨754%46.2%
6649万吨105%7.4%
发电72.6亿千瓦时68.1%21.9%
原油44万吨272%

(1)根据表1,指出1949年国民经济面临怎样的状况,并说明其成因。
(2)表2反映出1952年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党和政府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2021-10-18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