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9340455

材料 二战结束后,南朝鲜分裂成了两个制度不同的国家。南朝鲜分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军和苏军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的结果。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三天,美国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直接干涉朝鲜内政。同时,令其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在司令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内部队作为志愿军的后备力量轮番入朝,志愿军空军也得到苏联支援开始出战,后勤运输保障也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 维利.勃兰特(亦作威利.勃兰特WillyBrandt,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国政治家,1969年一1974年任西德总理。1970年3月勃兰特访问了民主德国,之后签订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此后他又访问了苏联、波兰、捷克,先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包括放弃使用武力、承认战后边界和领土现状、促进相互关系正常化等内容的条约,统称《东方条约》。从此,西德和苏联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1970年12月7日上午,整个东欧大雪压境,这是东欧最寒冷的季节。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仪式,随行的人开始等着这个仪式的结束,突然,勃兰特的双腿跪在了犹太人死难者的纪念碑下,他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1971年,勃兰特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同年美国《时代》周刊把他评为“1971年新闻人物”。勃兰特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

——搜狐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勃兰特实施新东方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勃兰特获得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
2020-04-30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5年5月9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成为美国和北约对抗苏联的前哨基地和桥头堡,同年6月7日,苏联驻巴黎大使馆一等秘书科斯泰列夫将苏联政府的一份照会送交到联邦德国驻巴黎大使馆,照会表示,苏联愿意邀请阿登纳总理访问莫斯科,“以便就建立苏联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会谈”。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苏联的外交照会预示着它可以有机会向莫斯科清楚地阐明外交政策。一方面,阿登纳“觉得高兴’;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苏联“要使联邦共和国摆脱同西方国家的紧密联系的企图是昭然若揭的”9月8日,以阿登纳为首的联邦德国政府代表团成员飞抵莫莫斯科;9日,双方开始建交谈判。关于当时会谈时的气氛,格雷韦回忆说:“双方都满怀希望,但是心情又极为紧张,就像两支敌对军队的将领,在多次战役中戎马对峙,现在却要第一次谈判停战而又未卜结局。”9月23~24日,联邦德国联邦议院与苏联最高苏雄埃生席团先后批准两国政府正式建交建议。

——摘编自李华(1955年苏联与西德建交谈判过程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提出与西德建交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与西德建交的影响。
2020-04-19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主题为引领的情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情境一,在C处填写一项相应内容 ,并说明理由。

(2)根据情境二,谈谈你对二战后美国内外政策的认识
2021-07-12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