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短暂的春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 题号:935010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 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失败、福特成功两种不同命运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点】 短暂的春天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火花图案,思考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是指什么时间?说明“黄金时代”产生的原因。
(3)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2016-11-21更新 | 5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謇(1853 年-1926 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张謇的政治主张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办厂初期,他办厂的理念直接扎根在工商业立国的自强理念与行动中,而办厂的实践让他自觉意识到变法对办厂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1911年“责任内阁”成为事实上的“皇族内阁”后,张謇由此进入他介入政治的第二时期,他认为,立宪不过是杜绝以武力解决民变,以权力分享保证政治认同而已,否则国家失序,政治乱局,势在必然。第三个时期是他办厂渐入佳境时所倡导的共和主张,武昌起义后,张謇充分意识到共和政体对解决民众和精英分权的诉求所具有的不可替代价值。

——摘编自任剑涛《现代建国中的企业家:张謇的典范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三个时期的政治主张并分别分析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的精神品质。
2021-03-23更新 | 1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纵观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奏议》

材料三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1888年)

材料四   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1903年)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马建波《〈钦定大清商律〉的立法研究》

材料五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贾谊倡导的经济政策。结合材料一和所知识,指出贾谊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的观点。结合所知识,概述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3)晚清政府对洋商和华商施以了不同的经济待遇。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一、四,指出“商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初《钦定大清商律》出台的社会背景。
(5)根据材料五,概述民国初年兴办实业高潮出现的具体表现及出现该局面的政策因素。
2021-11-06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