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9415686
自孔子以来,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把华夏以外一切外族的人和事称作“夷”的做法被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所限制,这是“洋”与“夷”替代的交接点,这一替代说明
A.中国与外国实现了外交平等B.国人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国人已经抛弃天朝上国观念D.中国传统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846年道光帝发布上谕:“天主教既系劝人为善,与别项邪教迥不相同,业已难免查禁。”“各省地方官如滥行查拿,即予以应得处分。”“所有康熙年间,各省所建之天主堂,除改为庙宇民居……准其还与该处奉教之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特权
B.道光帝规定地方官不得随便拘捕传教士
C.宗教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的工具
D.道光帝认为可以利用天主教维护统治
2021-09-24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下列论述符合该书观点的是
①“鸦片之战”揭开近代化第一篇章②将两次战败的影响与国耻联系起来 
③“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④两次战争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5-28更新 | 1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相关信息可用于说明(     

国别

作家

作品

主要内容

美国

克里斯蒂娜·加西亚

《猎猴》

主人公陈攀于1857年作为劳工离开福建到美洲种植园扎根,后与黑奴结婚,塑造了跨中、古、美三国的华裔家庭。

古巴

玛尔塔·罗哈斯

《黄色行李》

主人公尼古拉斯·唐克和中国仆人范倪于19世纪下半叶远度重洋向古巴贩运华人苦力的惊心动魄的经历。
A.殖民活动引发美洲族群巨大变化B.近代华工为美洲的开发作出贡献
C.近代中外文学作品交流日益增多D.拉丁美洲是华工主要的流散方向
2022-07-07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