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王心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9435783
明代王艮(王守仁为其老师,李贽为其再传弟子)创立的泰州学派常借《中庸》“率性之谓道”这一句中的“率性”二字论道,推出“自然情欲论”。《明儒学案》中徐抛谓:“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据此可知,他们都
A.务实而不尚空谈之学B.提倡个性自由与独立
C.继承程朱理学的思想D.受到世人普遍的赞誉
【知识点】 陆、王心学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古代中国某思想家认为应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由此他提倡(     
A.个性自由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经世致用
2022-12-13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B.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C.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D.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2019-01-14更新 | 1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论及教人,元晦(朱熹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鹅湖之会”对此争论的主要分歧是
A.“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
C.“理在气中”和“气在心中”
D.“格物致知”和“致良知”
2020-10-12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