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2 题号:943724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实

观点

斯达汉诺夫是苏联顿巴斯煤矿的一名普通采煤工人。1935年8月31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6小时)挖煤102吨,超过规定的工作额度13倍,一举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事迹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斯达汉诺夫运动。

1935年11月斯大林称赞“斯达汉诺夫运动”的意义是“表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新高潮,是以打破当前的技术定额,打破现有的设计能力……为目的的男女工人运动,它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斯大林选集》

1942年5月毛泽东在获知赵占魁(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的事迹后说:“奖励赵占魁这件事做的很好,这不是奖励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边区和其他根据地提高生产,改进工作的新生事物,赵占魁同志就是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

1964年联邦德国人克劳司梅特纳认为,斯达汉诺夫运动出现的主因是由于苏联实行的计件工资制度,这个制度实际具有资本主义剥削的性质,人们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努力工作是因为他们希望获得工资外更多的收入

—《苏维埃人剖视》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1980年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
        年份
阶层
1928年 1939年 1959年 1970年 1975年 1979年 1980年
工人和职员 17.6 50.2 68.3 79.5 82.9 85.1 87.9
工人 12.4 32.5 48.256.8 60.9 60.0 61.7
职员 12.4 17.7 20.1 22.7 22.0 25.1 26.2
集体农民 2.9 47.2 31.4 20.5 17.1 14.9 12.1
全体手工业 74.9 2.6 0.3 0.0 0.0 0.0 0.0

(注:l928年,苏联尚有4.6%的地主。资料来源:贾春增(当代苏联社会等)、辽宁社科院社会学所《阶级、阶层及社会流动》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变化进行探讨(要求:至少形成一个观点,并史论结合进行概括分析,史料与史实要相互印证)
2017-07-25更新 | 8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结合材料与相关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7-21更新 | 103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的观点。结合所学,以新中国建国以前的28年的历史为例,来论证毛泽东的观点。

材料二 有学者根据近代以来后发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如下一组命题

1.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2.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3.一个国家愈落后就愈需要强调权力集中,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运作,建立威权主义政府;4.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2)评析材料二中的命题(就任意一点表示赞同或反对,也可以另有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6-16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