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9450468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都十分活跃,都开始自觉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为什么那么关注“人”,而不像西方那样关注“神”?
(2)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的许多做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甚至是扼杀人性,试举三例说明。
(3)人类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人不断解放”的过程。到18世纪末时,人类为解放自身(生产力、思想观念、政治地位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4)从历史的角度看,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士人·国民·人民”

材料一   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兴起是最值得注意的现象。在周代,士是贵族阶层的一员,他们接受教育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其地位居于大夫之下,庶人之上。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少部分的士跻身于卿大夫的阶层,大多数人则降入庶人的行列,成为士农工商的一分子,这是士人的主要来源。此外,王官下降、庶人上升也增加了士人。士人既在本邦国“学而优则仕”,也在各诸侯国之间流动“仕无定主”。随着君主对于士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养士之风逐渐盛行。

——整理自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士人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士人兴起”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国民一词出现于近代中国。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法国时写道:“道光二十七年,民叛,国王逃避于英国,国民又自专制,不复立君矣”。李鸿章在奏陈皇帝与巴西修约情形折中写道:“华民有赴领事官控告巴国民,在中国者,领事官亦应一体劝息”。甲午战后,国民所指发生变化。20世纪初的十年,国民一词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大量涌现。梁启超在《论立法权》中写道:“立法权属于民,非徒为国民个人之利益而已,而实为国家本体之利益。何则?国也者,积民而成。” 1906年,孙中山写道:“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有革命之责任”。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中指出,以前的革命不成熟,“只有两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这个时期的成熟是可以拿……要求打倒军阀、建设民主政治的呼声可以证明的。”


(2)从“近代人士对国民理解”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材料三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3)结合所学,指出上文发表的背景。
2018-11-13更新 | 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
主题二 :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
马丁 •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 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⑵结合材料及所学内容,归纳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1-04-08更新 | 8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知识分子是最具有现实感的群体。每当面临激烈社会变迁的时候,他们往往在社会变革中扮演最为激进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末到战国时期,下层平民中大量受过教育的“士”,或进入诸侯大夫的机构,或独立于社会,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从孔子起到秦代干政的韩非、李斯是一类,自庄子起到秦末的鸡冠子(注:道家代表,终身不仕)又是一类,如果说春秋早期和中期,这批文化知识的拥有者大多还只能做卿大夫的家臣,像孔子的弟子,那么,战国时期则相当多的“士”就十分风光……常常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于是“思想”便出现了独立的发展空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士”如何处理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系。说明当时“士”的“思想”出现“独立的发展空间”有何有利条件。

材料二   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从建国初赵普的屡次谏言,到中期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做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间并不是个别现象,这同前代士人逃隐山林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代科举制的完善,给普通士人入仕打开了方便之门。全国各地不论是京畿,还是闽、蜀、两广等偏远地区,到处都是读书应举之人。士人挑灯夜读,为求取功名奔波于漫漫求仕途中。由于科举朝着重策论、轻诗赋,重能力、轻浮文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士人具有以文章为工具,利用经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士人改变了以往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士人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

——摘编自宋馥香《略论北宋士风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士风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的表现及“当时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2020-09-25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