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9468517
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D.农业集体化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是1928—1932苏联部分工业品产量变化表
时间类别1928年1932年
生铁(百万吨)3.36.4
煤(百万吨)35.564.4
石油(百万吨)11.621.4
电(十亿度)513.5
棉布(百万米)26782694
毛织品(百万米)86.888.7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迅速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过渡
C.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衡
D.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019-06-03更新 | 2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31年底,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制度基本一建成,然而农民大批屠杀牲口的现象却时有发生。1932--1933年,苏联政府不顾俄罗斯东南部和乌克兰出现的严重饥荒,在国际市场粮价暴跌的情况下廉价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支援了工业化建设需要B.缓解了西方严重的经济危机
C.激发了小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D.加强了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
2021-06-07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31年2月,斯大林指示,要把解决技术问题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苏联党和政府相应地作出了一系列具体决策、党中央通过了关于为五年计划中几个大的工程培养技术熟练职工的决议,在工厂普遍开办了技术训练班,成立了技术小组,办起了技术学校,实行了技术考核,这些做法(     
A.损害了广大农民切身利益B.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C.克服了新经济政策的弊端D.完善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2022-07-06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