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9499845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四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分析由“直接过渡”转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概括《全国工业复兴法》中涉及社会保障的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注:生丝),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三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四   这是一张北京市粮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组图出自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分析这组图片,总结归纳图片揭示出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并指出其产生条件。
(3)依据材料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19世纪中期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4)依据范例,在图片上标出与“计划经济”相关的信息,并写出其特点。结合所学,说明90年代粮票消失的原因。
2020-10-14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12月1日,万里说:“包产到户不同于分田单干。……包产到户……仍然是一种责任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是搞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根据万里的指示,一篇名为“联产计酬好处多”的文章在1980年4月9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上全文刊登。文章登出之后,反响十分强烈,大部分是赞成的,但是,很多人仍对包产到户怀有疑虑。1980年春天,内部刊物《农村工作通讯》第2期上发表的《分田单干必须纠正》一文,指责包产到户是“分田单干”,违背了党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摘编自葛福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走向》

材料二   1980年以前,70%以上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开始减少,但199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仍有60%。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快速发展,但其比重低于其他产业,1990年为18.4%,之后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1994年,二、三产业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22.7%和23%,第一产业为54.3%。197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从占总数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个百分点。

—李京文《国民经济管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1998年增加到2162元。1978~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7.9%,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快1.4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增长到2006年的3587元。

—曾昭春、张浩杰、梁永国《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历史和现状评价及展望》

(1)材料一中万里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包产到户受到指责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包含了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逐年下降的原因。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综合三则材料,你对我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何认识?

2018-09-27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公司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通常所称的“殖民公司”,西方正式称呼是特许公司,其活动年代大体上与16—18世纪的商业资本主义时代相当……该现象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洲与非洲、美洲和亚洲的贸易的增长,有许多特许公司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专门从事商业和其他经济活动。

—王加丰《西方历史上的特许公司》

材料二现代企业按照财产构成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公司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只能是少数,必须经过严格审定。国有股权在公司中占有多少份额比较合适,可按不同产业和股权分散程度区别处理。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特许公司产生的背景和早期殖民扩张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通过的历史意义?

2018-06-22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