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9626964
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九鼎八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周天子墓葬B.诸侯国君墓葬C.士大夫墓葬D.平民的墓葬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位中国古代“士”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分封制的瓦解
B.私人讲学的兴起
C.生产力的发展
D.诸侯割据称雄
2018-09-18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对于中国古代教育,清代学者张学诚曾说:“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现代学者孟宪承认为:“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材料描述的是
A.西周“学在官府”B.春秋时期的私学
C.西晋时期的国子监D.北宋时期的书院
2022-06-14更新 | 1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战国思想大解放,诸子思想不断传播,其影响不仅作用于知识分子和学术界,也广泛渗入社会层面,形成了战国时期个体对自我的关注、对自由的追求和不懈的进取精神。这表明百家争鸣
A.促使人文主义精神的出现B.为新的文化价值观确立提供条件
C.使社会价值观念日益趋同D.繁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
2021-02-05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