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祖国统一大业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968401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大革命失败十年之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1)依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三 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2008年4月20日下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乘机抵京,将参加29日在奥林匹克中心区举行的“水袖”雕塑安放仪式。三年前的2005年5月,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第一次访问大陆,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


(3)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后在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材料四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部分活动大事记

1981年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1988年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年6月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材料五 2008年8月28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杜尚别开幕,胡锦涛等出席。



(4)依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和外交活动的突出特点。材料四、五反映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台湾的战后调整面临另外的一些问题,随着共产党军队在中国大陆掌握领导权,1946年到1948年间,国民党政权准备向其不久前进驻的岛屿(台湾)退守,由于共产党没有海军,所以不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结果一个新的领导体系和从大陆撤出来的大量军队被强加到台湾大部分民众的身上。

国民党在中国实行的蒋介石个人独裁政治在台湾由于要控制不满的人民而更加严酷了。台湾与海峡对岸共产党政权保持紧张的敌对状态。1955年到1958年,大陆军队炮击了国民党控制的两个小岛——金门和马祖。随着美国支持其同盟者蒋介石,更大范围的冲突似乎很快就要发生。后来紧张局面由于中国共产党同意只在隔天轰炸而有所缓和,而美国的船只也只在不轰炸的日子来给这些岛屿运送物资,这样保护了国家的荣誉。最后,美国说服蒋介石放弃了反攻大陆的想法,冲突缓和了,双方转为展开宣传攻势。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为何要放弃反攻大陆的想法?

2018-11-04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随后,100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其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仓皇渡海来到狭长的岛屿——台湾。这一别就是30多年。198710月,台湾当局宣布允许退伍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央视《天涯共此时》2008826

材料二: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201912日)


(1)据材料一,指出“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缘由。对比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重大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致力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有哪些?
2020-12-23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材料二当代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试分析其历史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2017-09-11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