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9697984
在1932年,有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斯大林曾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技术建成的。上述现象说明
A.美国政府大力支持苏联的工业化B.美苏是反法西斯同盟国
C.“大萧条”给苏联带来了发展机遇D.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面临发展和生存两大问题。通过打败法西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方式解决了生存问题。为解决发展问题,苏联政府实施
A.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B.肃反运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玉米运动
2021-06-26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论文引用了苏联工业化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央水电站》《动力》;反映苏联农业集体化的作品《被开垦的处女地》《磨刀石农庄》;反映苏联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作品《他们为祖国而战》《青年近卫军》等据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战时共产主义的政治宣传B.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苏联文艺的思政教育功能D.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
2022-01-20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C.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2022-11-16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