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9792682
有观点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害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南京应早放弃,而不应该作装饰门面之防守,此等错误日后为政敌用以攻击蒋介石之口实”。比如史迪威及李宗仁均以此为过失,作为蒋介石不知兵之明证。这段材料说明(  )
A.根据当时形式,国民政府不应进行淞沪防守
B.国民政府淞沪防守是为了“装点门面”
C.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在于蒋介石不会用兵
D.一些人没能从抗战全局认识淞沪会战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西安事变发生后,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社论,把张、杨的义举说成是“叛变”,是“利用抗日运动进行投机”,苏联政府机关报《消息报》也称张学良的“叛变”可能会瓦解中国抗日力量的统一,不仅给南京政府,而且给整个中国人民都将带来危险。可见苏联
A.支持推翻中国资本主义政权
B.长期与蒋介石密切合作
C.计划中苏结盟建立备战基础
D.希望中国能够牵制日本
2018-10-27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36年春,中国共产党与张学良、杨虎城达成协议,避免了双方的军事冲突。后来借助西安事变促成了联蒋抗日,也初步完成了共产国际团结抗日的指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联合张杨反抗国民政府围剿B.仍然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C.力图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聚焦于抗日的主要任务
2021-05-04更新 | 2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46年5月,远东军事国际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日本河本大作在法庭供认:“于(某)夜,派虎石台(奉天以北八公里)守备中队破坏柳条沟的桥梁”,“结果,只破坏柳条沟的一座小桥,然而它却……使事变发展扩大。”该“供认”中所说的“事变”,意味着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B.日本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
C.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020-10-16更新 | 3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