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9800873

材料 中途岛海战之后,日美双方都在为控制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等地进行部署。美军打算乘胜前进,转守为攻,其目标之一是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日本转为防守战略,加固岛屿防御工事,计划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飞机场,以抵抗美军的攻势。工程一旦完工,将使日本重新夺取珊瑚海的制空权,并能封锁澳大利亚东部的海上通道,威胁斐济和努美阿。1942年7月,日本修建队赶在美国之前,到达该岛施工,并准备8月7日实施大规模登陆。8月6日午夜,美军开始进攻,双方展开拉锯战。1943年初,日本失败,美国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盟军对日军没有了原先的恐惧和敬畏,从防卫作战过渡至战,略性进攻。此外,盟军对太平洋战争最终的结果,越来越乐观了。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前后,日本曾一度以为北进时机到来,想集结兵力对苏开战,但此计划终未实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70%的陆军和近1/3的海军深陷于中国战场而不能自拔,兵力难以抽调……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也有力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的指示,指出目前时期中共的任务就是要“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美国总统罗斯福多次表达他对中国的敬佩之情,称“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英国遭受德国空军狂轰滥炸的危急之中发表演说,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盛赞“中国人民之奇异实力”;斯大林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为鼓舞苏联人民的士气,同样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

——据姜廷玉《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王真<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整理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除了提供金钱与物资援助,1941年夏美国空军志愿人员组成“飞虎队”,与中国空军共同对日作战,并取得了显赫战果;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共同开辟“驼峰航线”,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向中国运送了85吨战略物资和战斗人员3.3万余……各国还派遣医疗队来华工作,其中以美国医疗队(包括白求恩医生),印度援华医疗队(包括柯棣华、爱德华、巴苏华医生)最为有……美.国记者斯诺用自己朴实的文字和大量真实的照片,向全世界人民深刻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介绍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况……许多中外读者正是读了斯诺的书和报道,才终于弄明白了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有些人因此而走上了中国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

——据王跃如《战时美国对中国空军的援助》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各国支援中国抗战的方式,并分析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2021-08-23更新 | 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中国政府正式确立了联络盟国、结盟抗日的外交方针。继续争取国际联盟和九国公约组织的支持,争取英、美两国援华制日,争取苏联物资援助和敦促苏联对日作战。日本占领海南岛后,中国政府先后向英、美、法和苏联提出了合作方案。中国外交部还训令驻英、法、美等国大使积极推动各驻在国赞成该合作方案。1940年9月,三国同盟订立后,蒋介石分别亲自接见了英国大使和美国大使,面交中、英、美三国进行经济、军事合作的方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上午,蒋介石决定对日正式宣战。宣战以前,将中国对于此次战争所采取的政策事先通告美、英、苏各友邦,并征询其态度与主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密切联系和协商,加快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摘自胡德坤、关培凤《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为结盟反法西斯进行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2020-05-10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阿尔萨斯和洛林原属德意志,1648年被法国占领,此后这两地的归属问题一直是法德关系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节选自都德《最后一课》


(1)材料一中小说写作的背景是怎样的?同时期法国出现了许多和《最后一课》主题相似的小说,如莫泊桑的《羊脂球》等等,请客观分析这些小说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重划德国的疆界。在西部,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2)材料二中的规定出自哪一条约?这一条约对德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此后,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又有过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如图为坐落在阿尔萨斯的欧盟议会大厦。本来,布鲁塞尔是欧盟的政治中心,但每月都有785名欧盟议会议员,外加一支由三千多名工作人员和管理职员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布鲁塞尔开往阿尔萨斯,再返回原地,随行的还有搬运文件的车队,拖车数量达九辆之多。事实上,欧盟每月只在斯特拉斯堡召开一次为期四天的全体大会,但阿尔萨斯依然是欧盟议会的官方所在地。之所以这样折腾,用前欧盟议会议长何塞普·博雷利的话说是“富有深意”。


(3)选取阿尔萨斯作为欧盟议会的所在地究竟有怎样的“深意”?
2020-02-09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